
01
公元1世纪,犹太人因反抗罗马帝国而失败,不得不背井离乡,四散流亡于世界各地,寻找生计。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安土重迁的观念根深蒂固,离开家园后,犹太人要重新适应陌生的环境、找到谋生的途径极为困难。起初,犹太人的生计来源主要是通过倒买倒卖的小商贸,而这一行业逐渐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支柱。随着财富的积累,犹太人不仅开始扩展商贸领域,还开辟了全新的财路——放贷。 虽然从犹太教义的角度看,放贷行为并不完全符合传统教义,但通过对经义的解读,一些人找到了其中的“灰色地带”:不允许向族人放贷,并不代表不能放贷给外人。因此,犹太人开始在放贷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而金融业,尤其是放贷,被认为是快速致富的路径之一,许多犹太人通过这一行业积累了可观的财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犹太人成功地在全球各地建立了自己的金融网络,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02 拥有了财富之后,犹太人不仅继续在金融行业赚取利益,还开始涉足政治,企图借此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其中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便是沙逊家族。沙逊家族曾在多个地区辗转生存,最后定居在巴格达。在这里,沙逊家族不仅凭借其卓越的金融才能迅速积累财富,还通过一些政治手段,使家族成员成功成为了巴格达总督的首席财政官。可以说,沙逊家族在巴格达的地位堪称无敌:不仅拥有巨额财富,还掌控了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力。
然而,到了1821年左右,巴格达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剧变。新任负责人达乌德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对犹太人采取了敌对立场,甚至表现出了明显的仇视。沙逊家族的领袖大卫·沙逊不仅是家族的领袖,还是当地犹太人的代言人。面对达乌德的压迫,犹太人纷纷要求大卫·沙逊采取行动。于是,大卫·沙逊决定采取主动,通过向上级报告来寻求解决方案。 03
大卫·沙逊认为自己在巴格达的政治地位已经足够稳固,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他决定越过层级,向达乌德的上级举报。然而,他并未意识到达乌德不仅有着强大的背景,而且身为土耳其人,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手段也相当高明。最终,大卫·沙逊的计划未能实现,反而遭到达乌德的反击。经过一番调查,达乌德找到了沙逊家族的一些不法行为,决定对其展开报复。虽然大卫·沙逊无法完全摆脱困境,但他依然具备自保能力。最终,为了确保家族的未来,大卫·沙逊决定离开巴格达。 沙逊家族虽然失去了巴格达的庇护,但依靠多年来积累的财富,他们有足够的资本支持家族成员跨国转移,并在新的地方卷土重来。 04 大卫·沙逊选择了前往印度的孟买。此时,印度的政治权力并不掌握在印度人手中,而是由英国人统治。英国的上层社会中,犹太人有着显著的影响力,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引领下,犹太人在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迅速崭露头角,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史料记载,沙逊家族曾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有过联姻,这也为沙逊家族在英国和殖民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当沙逊家族抵达孟买后,他们很快通过与英国总督罗伯特·格兰特的关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一联系不仅帮助沙逊家族巩固了自己的商业地位,也为他们在孟买及其他地区的商业扩展铺平了道路。值得一提的是,沙逊家族的财富积累不仅仅依赖于金融,还涉及到鸦片贸易这一暴利行业。 05
当年,孟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产区之一,吸引了不少人进入这个行业,而沙逊家族的涉足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初期,沙逊家族并没有立即参与鸦片贸易,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鸦片出口。因为这一市场已经被东印度公司垄断,这家公司由英国商人和探险家成立,并获得了英国皇室的特许经营权。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鸦片贸易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导致其他商家难以进入这一市场。
然而,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背后庞大的犹太商人网络,沙逊家族成功从东印度公司手中争取到了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的特许权。这一胜利不仅是通过金融手段完成的,也是通过广泛的游说和政治运作所促成的。 06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英国对中国的鸦片年销售量超过上万箱,而其中约九成的鸦片是通过犹太人控制的,沙逊家族便占据了其中的二成。仅凭这二成的鸦片贸易,沙逊家族便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然而,鸦片作为一种毒品,其贸易也对清朝的对外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鸦片贸易导致了中国的财富流失,给清朝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随着鸦片问题愈演愈烈,清朝政府最终决定采取措施禁烟,这一禁烟行动成为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不仅仅是因为英国的侵略,还与犹太商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密切相关。英国与犹太商人的利益交织在一起,他们通过鸦片贸易为自己带来了巨额财富,但这一过程却对中国及其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发布于:天津市
郑州股票配资,配资网络炒股,短期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